bǐngzhú

秉烛


拼音bǐng zhú
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繁体秉燭

秉烛

词语解释

秉烛[ bǐng zhú ]

⒈  谓持烛以照明。

引证解释

⒈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国语辞典

秉烛[ bǐng zhú ]

⒈  持烛、燃烛。后用以比喻夜以继日。也作「炳烛」。

《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分字解释


※ "秉烛"的意思解释、秉烛是什么意思由中文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朔先生,中国古人最爱秉烛夜游,玛旁雍措湖的夜景极美,外地游客来了,全都流连忘返。

2.古人秉烛夜游,鹂卿也想效仿一二,公子以为如何?

3.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4.豪门大户笙歌鼓吹,王孙公子秉烛夜游,在这种“繁华”的背后,汉末洛阳却已到危机四伏、风雨飘摇的境地了。

5.带队的老师点燃了红烛,颇有秉烛夜游的味道。

6.杯盘拣下换上香茶,赵楷依旧没有离开的打算,拉着赵构的手谈天说地,大有秉烛夜游的趋势。

7.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8.那夜师尊于我秉烛夜谈,指出我招式中的诸多破绽,如春风化雨……我……

9.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这隐藏在风平浪静万籁无声后面的当风秉烛。

10.说罢丹目便秉烛夜游的彻夜苦读圣贤之书来,一直到第二天的那个时候地底下传来微弱的喊声才将他从那种境界中唤醒。